七沖門
A+醫(yī)學百科 >> 七沖門 |
七沖門,人體部位名。見《難經(jīng).四十四難》。根據(jù)消化系統(tǒng)解剖所見,有門戶功能與形態(tài)的七個要沖部位,總稱之為七沖門。即“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侖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為闌門,下極為魄門(即肛門),故曰七沖門也?!逼浣馄什课?、相互關系之記述均較確切。
中醫(yī)名詞
【七沖門】是指整個消化系統(tǒng)中七個沖要之門,即“飛門”(唇)、“戶門”(齒 )、“吸門”(會厭)、“賁門”(胃的上口)、“幽門”(胃的下口 )、“闌門”(大小腸交界處)、“魄門”(肛門),合稱七沖門(見 《難經(jīng)、四十四難》)。
出自A+醫(yī)學百科 “七沖門”條目 http://m.yibo008.com/w/%E4%B8%83%E5%86%B2%E9%97%A8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七沖門”的留言: | ![]() |
給七沖門條目的留言--琰謙 2020年2月1日 (六) 17:57 (CST) 留言: 太侖下口,是太倉誤注嗎?還是有“太侖”這一說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