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另类小说,无码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家一级黄片,双飞视频

密蒙花

跳轉(zhuǎn)到: 導航, 搜索

密蒙花
Mì Ménɡ Huā
密蒙花
別名 蒙花、蒙花珠、老蒙花、羊耳朵朵尖、水錦花、黃花醉魚草、小錦花、黃飯花、疙瘩皮樹花、雞骨頭花
功效作用 清熱養(yǎng)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腫痛,多淚羞明,眼生翳膜,肝虛目暗,視物昏花。
英文名 FLOS BUDDLEJAE
始載于 開寶本草
毒性 無毒
歸經(jīng) 肝經(jīng)
藥性
藥味

中文名:密蒙花(《開寶本草》),異名:小錦花(《雷公炮炙論》),蒙花(《本草求真》),黃飯花(《南寧市藥物志》),疙瘩皮樹花(《中藥材手冊》),雞骨頭花(《四川中藥志》)。為馬錢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或花蕾。

目錄

簡介

密蒙花 Mimenghua出處 《開寶本草》。

中藥學名 Flos Buddlejae

別 名 小錦花、蒙花、黃飯花、雞骨頭花

類 別 清熱瀉火

基原 本品為馬錢科 Loganiaceae 植物密蒙花 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 的干燥花蕾及其花序。

采制貯藏 2~3月間,花未開放時,采摘簇生的花蕾,除凈枝梗等雜質(zhì),曬干,置通風干燥處,防潮。

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性微寒。 歸肝,膽經(jīng)。

功 效 清熱養(yǎng)肝,明目退翳。

主 治 用于目赤腫痛,多淚羞明,眼生翳膜,肝虛目暗,視物昏花。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或入丸、散。

用藥禁忌 目疾屬陽虛內(nèi)寒者慎服。

密蒙花

主 產(chǎn) 地 湖北、四川、陜西

性味歸經(jīng):性甘,涼。《開寶本草》:“味甘,平微寒,無毒?!?/p>

歸經(jīng):王好古:“入肝經(jīng)?!薄 ?/p>

功用主治

祛風,涼血,潤肝,明目。治目赤腫痛,多淚羞明,青盲翳障,風弦爛眼。

清肝明目:本品為眼科專用藥,

密蒙花-藥材

用于血虛肝熱之眼病,常配枸杞子、菟絲子。治肝經(jīng)實熱之眼病則常配青葙子、菊花等。

①《開寶本草》:“主青盲膚翳,赤澀多眵淚,消目中赤脈,小兒麩豆及疳氣攻眼。”

劉完素:“治羞明怕日?!?/p>

③王好古:“潤肝燥?!薄 ?/p>

選方

①治風氣攻注,兩眼昏暗,眵淚羞明,瞼生風粟,隱澀難開,

密蒙花

或癢或痛,漸生翳膜,視物不明,及久患偏頭痛,牽引兩眼,漸覺細小,昏澀隱痛,并暴赤腫痛,并皆療之:密蒙花(凈)、石決明(用鹽同東流水煮一伏時漉出研粉)、木賊、杜蒺藜(炒去尖)、羌活(去蘆)、菊花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錢,臘茶清調(diào)下,食后,日二服。(《局方》密蒙花散)

②治眼障翳:密蒙花、黃柏根(洗銼)各一兩。上二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后。臨臥熟水下,或煎餳湯下。(《圣濟總錄》密蒙花丸)

③治眼羞明,肝膽虛損,瞳人不清:密蒙花、羌活、菊花、蔓荊子、青葙子、木賊、石決明、蒺藜、枸杞子。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食后清茶送下。(《銀海精微》密蒙花散)  

名家論述

密蒙花

“密蒙花,觀《本經(jīng)》所主,無非肝虛有熱所致,蓋肝開竅于目,目得血而能視,肝血虛,則為青盲膚翳,肝熱甚,則為赤腫,眵淚赤脈,及小兒豆瘡余毒,疳氣攻眼。此藥甘以補血,寒以除熱,肝血足而諸證無不愈矣?!保ā侗静萁?jīng)疏》)

“密蒙花,甘而微寒……入肝經(jīng),除熱養(yǎng)營。蓋肝開竅於目,目得血而能視,虛則青盲膚翳,熱則赤腫眵淚。目中赤脈及小兒痘瘡余毒,疳氣攻眼,得此甘能補益,寒能除熱,肝血足而諸癥無不愈矣。然味薄於氣,佐以養(yǎng)血之藥,更有力焉?!保ā侗静萸笳妗罚?/p>

“密蒙花,甘微寒,潤肝燥,治目中赤脈,青盲云翳,赤腫眵眼,小兒疳氣攻眼?!保ā侗静莺罚?/p>

“密蒙花為厥陰肝家之正藥,所主無非肝虛有熱所致。此藥甘以補血,寒以除熱,肝血足而諸證無不愈矣。”(《本草經(jīng)疏》)  

別名及性狀

【別名】蒙花、蒙花珠、老蒙花、羊耳朵朵尖、水錦花、黃花醉魚草

【性狀】本品多為花蕾密聚的花序小分枝,呈不規(guī)則圓錐

密蒙花

狀,長1.5~3cm。表面灰黃色或棕黃色,密被茸毛。花蕾呈短棒狀,上端略大,長0.3~1cm,直徑0.1~0.2cm;花萼鐘狀,先端4 齒裂;花冠筒狀,與萼等長或稍長,先端4 裂,裂片卵形;雄蕊4,著生在花冠管中部。質(zhì)柔軟。氣微香,味微苦、辛。

【鑒別】本品花萼及花冠表面觀:下表面密被非腺毛,通常為4 細胞,基部2 細胞單列;上部2 細胞并列,每細胞又分 叉,每分叉長250~500μm ,壁甚厚,胞腔線形。花冠上表面有少數(shù)非腺毛,單細胞,長200~600μm ,壁具多數(shù)剌狀突起。花粉粒球形,直徑13~20μm,表面光滑,有3 個萌發(fā)孔?! ?/p>

鑒別

密蒙花

本品花萼及花冠表面觀:下表面密被非腺毛,通常為4 細胞,基部2 細胞單列;上部2 細胞并列,每細胞又分 叉,每分叉長250~500μm ,壁甚厚,胞腔線形?;ü谏媳砻嬗猩贁?shù)非腺毛,單細胞,長200~600μm ,壁具多數(shù)剌狀突起?;ǚ哿G蛐?,直徑13~20μm,表面光滑,有3 個萌發(fā)孔。.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

密蒙花-畫圖

填充劑;甲醇-水-醋酸(45:54.5:0.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26nm。理論板數(shù)按蒙花苷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10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蒙花苷對照品10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中含蒙花苷0.1mg)。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0.5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100ml,加熱回流2小時,棄去石油醚,藥渣揮干,再加甲醇100ml繼續(xù)加熱回流4小時,提取液置蒸發(fā)皿中,濃縮至適量,轉(zhuǎn)移至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μl與供試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p>

形態(tài)特征

落葉灌木,高1~3m,最高可達6m以上。小枝微具四棱,密被灰白

密蒙花-藥材

絨毛,后漸脫落。葉對生,葉柄長6~10mm,被灰白色絨毛;托葉在兩葉柄基部之間退化成一橫線;葉片長圓狀披針形、寬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12cm,寬1~4.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qū)捫ㄐ?,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疏生小鋸齒,紙質(zhì),上面深綠色,被細星狀毛,葉脈凹陷,下面密被灰白色或黃色星狀茸毛,葉脈隆起。

聚傘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長5~12cm,密被灰白色柔毛,苞片披針形,花梗長約6mm,均密被茸毛?;ǚ枷悖ㄝ噻姞?,先端4裂,裂片卵圓形,長約1mm,被茸毛;花冠淡紫色,略帶黃色,花冠管長1~1.5cm,直徑2~3mm,上部縊縮,先端4裂,裂片卵圓形,平展,長約4mm,管內(nèi)面黃色,疏生茸毛,外面密被茸毛;胚珠多數(shù),花柱長約3mm,柱頭膨大而不裂。蒴果卵形,長5~6mm,2瓣裂,基部具宿存的花萼和花冠。

種子多數(shù),細小,多扁平,具翅。花期2~3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雜木林地,河邊和丘陵地帶,通常為半陰生。

分布在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qū)。  

藥材特征

為多數(shù)小花蕾簇生的花序。形狀、大小不一,表面灰黃色或淡褐色,密

密蒙花

被毛茸。單個花蕾呈短棒狀,上粗下細,長3~6毫米,頂端圓而略膨大,花萼鐘狀,4裂,花冠筒狀,裂瓣暗紫色,毛茸極稀疏。全體柔軟而易碎,斷面中央黑色。氣微香,味甘而微苦辛。以花蕾密聚、色灰黃、有茸毛、質(zhì)柔軟者為佳。主產(chǎn)于湖北、四川、陜西、河南。此外,云南、廣西、湖南等地亦產(chǎn)。

湖北、四川、廣西等地尚以瑞香科植物結(jié)香的花蕾作密蒙花。商品習稱“新蒙花”或“蒙花珠”,四川草藥名“夢花”,參見“夢花”條?! ?/p>

藥理作用

刺槐素與槲皮素相似,有維生素P樣作用。給小鼠口服25~100毫克

密蒙花

/公斤,能減輕甲醛炎癥;50~100毫克/公斤還能降低皮膚、小腸血管的通透性及脆性。對大鼠離體小腸由氯化鋇組織胺、乙酰膽堿等引起的張力增加,刺槐素還有某些解痙作用。如注入大鼠小腸(40毫克/公斤)或給兔靜脈注射(10~25毫克/公斤),均可使膽汁分泌有短暫、輕度的增加,對膽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對兔靜脈注射25毫克/公斤能在25~30分鐘內(nèi)使尿量略有增加(75%)。對正常大鼠,并不影響環(huán)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時間,而對四氯化碳肝炎的大鼠,則能縮短睡眠時間。刺槐素毒性不大,小鼠半數(shù)致死量為933毫克/公斤。在小鼠離體小腸標本上,以乙酰膽堿致痙,刺槐素的解痙效力為罌粟堿的75%。.  

炮制

揀去雜質(zhì),篩凈灰土?!独坠谥苏摗罚骸胺彩姑苊苫?,先揀令凈,用酒浸一宿,漉出候干,卻拌蜜令潤,蒸,從卯至酉出,日干,如此拌蒸三度,又卻日干用。每修事一兩,用酒八兩浸,待色變,用蜜半兩蒸為度。”  

更多信息

一、來源:本品為馬錢科植物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的干燥花蕾及其花序或瑞香科植物結(jié)香花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的花蕾或頭狀花序。

二、原植物: 密蒙花 別名:小錦花、蒙花、黃飯花、雞骨頭花、老密蒙花、老蒙花、米湯花、羊耳朵、黃花醉魚草、黃飯花(廣西),草春條(四川),綿糊條子(湖北)。

1、密蒙花:落葉灌木,高1~3m,最高可達6m以上。小枝微具四棱,密被灰白色絨毛,后漸脫落。葉對生,葉柄長6~10mm,被灰白色絨毛;托葉在兩葉柄基部之間退化成一橫線;葉片長圓狀披針形、寬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12cm,寬1~4.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qū)捫ㄐ?,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疏生小鋸齒,紙質(zhì),上面深綠色,被細星狀毛,葉脈凹陷,下面密被灰白色或黃色星狀茸毛,葉脈隆起。

聚傘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長5~12cm,密被灰白色柔毛,苞片披針形,花梗長約6mm,均密被茸毛?;ǚ枷?,花萼鐘狀,先端4裂,裂片卵圓形,長約1mm,被茸毛;花冠淡紫色,略帶黃色,花冠管長1~1.5cm,直徑2~3mm,上部縊縮,先端4裂,裂片卵圓形,平展,長約4mm,管內(nèi)面黃色,疏生茸毛,外面密被茸毛;胚珠多數(shù),花柱長約3mm,柱頭膨大而不裂。蒴果卵形,長5~6mm,2瓣裂,基部具宿存的花萼和花冠。

種子多數(shù),細小,多扁平,具翅?;ㄆ?~3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雜木林地,河邊和丘陵地帶,通常為半陰生。

分布在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qū)。

2、結(jié)香花:落葉灌木,花多單個散在,但亦有數(shù)十朵緊密集合而呈頭狀花序者,花序半球形,直徑約2cm,下具苞片,多至7~8枚,輪狀排列,苞片披針形,長1cm,直徑0.5cm,總花梗鉤狀彎曲,花序全部被黃色或淺黃色毛茸。單花呈短棒狀,稍彎曲,為單被花,萼筒直徑約4mm,黃色,先端4裂,雄蕊8個,子房1室,胚珠1枚,易與密蒙花相區(qū)別。 結(jié)香花的表面制片,在顯微鏡下觀察:花被下表皮、子房上部及花柱密被單細胞非腺毛,線形,微彎曲或平直,基部彎曲鉤狀,頂端漸尖,外壁平滑,壁厚,胞腔窄,長370~2050μm;毛老化后常在彎鉤處生一橫壁,由此脫落,基部留在表皮上;花被管狀部分上下表皮細胞多近似長方形,裂片表皮細胞為多角形,上表皮頂端部分表皮細胞呈乳頭狀;未見氣孔。柱頭表皮細胞呈絨毛狀;花粉囊內(nèi)壁細胞長徑23~50μm,呈環(huán)狀加厚;花粉粒球形,外壁具顆粒狀突起,直徑10~40μm。

分布于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湖南、廣東等省區(qū)。

三、采收加工:密蒙花采于2~3月間采集簇生花蕾及花序,除凈枝葉等雜質(zhì)曬干。

結(jié)香花采于冬末、春初花開放時采摘花序,除去雜質(zhì),曬干。

四、藥材性狀:

密蒙花為多數(shù)花蕾密聚而成的花序小分枝,呈不規(guī)則團塊狀,長1.5~3cm,直徑可達2cm,表面灰黃色或棕黃色,密被茸毛,并有單個散在的花蕾,花蕾呈短棒狀,上端略大,長0.3~1cm,直徑0.1~0.2cm,花萼鐘狀,先端4齒裂,內(nèi)面深暗綠色;花冠筒狀,萼等長或稍長,隨著花的成熟,花冠逐漸增長,接近成熟時,花冠的露出部分往往長于萼筒,其上毛茸亦較稀疏?;ü趦?nèi)表面紫棕色,先端4裂,裂片卵形,毛茸極稀疏;雄蕊4,著生在花冠管中部,質(zhì)柔軟。氣微香,味微辛苦。 以色灰褐、花蕾排列緊密、有細毛茸、質(zhì)柔軟、無枝梗及雜質(zhì)者為佳。

五、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水-醋酸(45:54.5:0.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26nm。理論板數(shù)按蒙花苷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1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蒙花苷對照品10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中含蒙花苷0.1mg)。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0.5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100ml,加熱回流2小時,棄去石油醚,藥渣揮干,再加甲醇100ml繼續(xù)加熱回流4小時,提取液置蒸發(fā)皿中,濃縮至適量,轉(zhuǎn)移至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μl與供試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蒙花苷(C28H32O14)不得少于0.50%。

六、主治用法:

密蒙花味甘,性微寒,歸肝經(jīng),具有清熱養(yǎng)肝、明目退翳的功效,主要用于目赤翳障。本品甘寒,主入肝經(jīng),能清肝火,養(yǎng)肝潤燥,而明目退翳。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目生翳障等癥,常與菊花、木賊等同用;若肝虛有熱,目昏干澀,或生翳障者,可與枸杞子、沙苑子、菟絲子等藥配伍。《開寶本草》載,密蒙花“主青盲膚翳,赤澀多淚,消目中赤脈,小兒麩痘及疳氣攻眼?!薄侗静萁?jīng)疏》曰:“密蒙花為厥陰肝家正藥,所主無非肝虛有熱所致。蓋肝開竅于目,目得血而能視,肝血虛則為青盲膚翳,肝熱甚則為赤腫淚,赤脈,及小兒痘瘡余毒,疳氣攻眼。此藥甘以補血,寒以除熱,肝血足而諸證無不愈矣?!?/p>

現(xiàn)代研究證實,密蒙花含刺槐素、刺槐甙等,其中刺槐素有維生素P樣作用,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并有一定的抗炎及解痙作用。刺槐素與槲皮素相似,有維生素P樣作用。給小鼠口服25~100毫克/公斤,能減輕甲醛性炎癥;50~100毫克/公斤還能降低皮膚、小腸血管的通透性及脆性。對大鼠離體小腸由氯化鋇、組織胺、乙酰膽堿等引起的張力增加,刺槐素還有某些解痙作用。如注入大鼠小腸(40毫克/公斤)或給兔靜脈注射(10~25毫克/公斤),均可使膽汁分泌有短暫、輕度的增加,對膽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對兔靜脈注射25毫克/公斤能在25~30分鐘內(nèi)使尿量略有增加(75%)。對正常大鼠,并不影響環(huán)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時間,而對四氯化碳性肝炎的大鼠,則能縮短睡眠時間。刺槐素毒性不大,小鼠半數(shù)致死量為933毫克/公斤。在小鼠離體小腸標本上,以乙酰膽堿致痙,刺槐素的解痙效力為罌粟堿的75%。

七、藥方選錄:

①治風氣攻注,兩眼昏暗,眵淚羞明,瞼生風粟,隱澀難開,或癢或痛,漸生翳膜,視物不明,及久患偏頭痛,牽引兩眼,漸覺細小,昏澀隱痛,并暴赤腫痛,并皆療之:密蒙花(凈)、石決明(用鹽同東流水煮一伏時漉出研粉)、木賊、杜蒺藜(炒去尖)、羌活(去蘆)、菊花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錢,臘茶清調(diào)下,食后,日二服。(《局方》密蒙花散)

②治眼障翳:密蒙花、黃柏根(洗銼)各一兩。上二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后。臨臥熟水下,或煎餳湯下。(《圣濟總錄》密蒙花丸)

③治眼羞明,肝膽虛損,瞳人不清:密蒙花、羌活、菊花、蔓荊子、青葙子、木賊、石決明、蒺藜、枸杞子。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食后清茶送下。(《銀海精微》密蒙花散)

密蒙花藥材/密蒙花 Mimenghua

出處 《開寶本草》。

中藥學名 Flos Buddlejae

別 名 小錦花、蒙花、黃飯花、雞骨頭花

類 別 清熱瀉火藥

基原 本品為馬錢科 Loganiaceae 植物密蒙花 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 的干燥花蕾及其花序。

采制貯藏 2~3月間,花未開放時,采摘簇生的花蕾,除凈枝梗等雜質(zhì),曬干,置通風干燥處,防潮。

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性微寒。 歸肝,膽經(jīng)。

功 效 清熱養(yǎng)肝,明目退翳。

主 治 用于目赤腫痛,多淚羞明,眼生翳膜,肝虛目暗,視物昏花。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或入丸、散。

用藥禁忌 目疾屬陽虛內(nèi)寒者慎服。

主 產(chǎn) 地 湖北、四川、陜西

【別名】蒙花、蒙花珠、老蒙花、羊耳朵朵尖、水錦花、黃花醉魚草

【性狀】本品多為花蕾密聚的花序小分枝,呈不規(guī)則圓錐狀,長1.5~3cm。表面灰黃色或棕黃色,密被茸毛。花蕾呈短棒狀,上端略大,長0.3~1cm,直徑0.1~0.2cm;花萼鐘狀,先端4 齒裂;花冠筒狀,與萼等長或稍長,先端4 裂,裂片卵形;雄蕊4,著生在花冠管中部。質(zhì)柔軟。氣微香,味微苦、辛。

【鑒別】本品花萼及花冠表面觀:下表面密被非腺毛,通常為4 細胞,基部2 細胞單列;上部2 細胞并列,每細胞又分 叉,每分叉長250~500μm ,壁甚厚,胞腔線形?;ü谏媳砻嬗猩贁?shù)非腺毛,單細胞,長200~600μm ,壁具多數(shù)剌狀突起。花粉粒球形,直徑13~20μm,表面光滑,有3 個萌發(fā)孔。

【備注】(1)對目赤腫痛、多淚羞明及眼生翳膜等癥,常與菊花、石決明、木賊草等配合應(yīng)用。 密蒙花

【摘錄】《中國藥典》

一、來源:本品為馬錢科植物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的干燥花蕾及其花序或瑞香科植物結(jié)香花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的花蕾或頭狀花序。

二、原植物: 密蒙花 別名:小錦花、蒙花、黃飯花、雞骨頭花、老密蒙花、老蒙花、米湯花、羊耳朵、黃花醉魚草、黃飯花(廣西),草春條(四川),綿糊條子(湖北)。

1、密蒙花:落葉灌木,高1~3m,最高可達6m以上。小枝微具四棱,密被灰白色絨毛,后漸脫落。葉對生,葉柄長6~10mm,被灰白色絨毛;托葉在兩葉柄基部之間退化成一橫線;葉片長圓狀披針形、寬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12cm,寬1~4.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qū)捫ㄐ?,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疏生小鋸齒,紙質(zhì),上面深綠色,被細星狀毛,葉脈凹陷,下面密被灰白色或黃色星狀茸毛,葉脈隆起。

聚傘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長5~12cm,密被灰白色柔毛,苞片披針形,花梗長約6mm,均密被茸毛?;ǚ枷?,花萼鐘狀,先端4裂,裂片卵圓形,長約1mm,被茸毛;花冠淡紫色,略帶黃色,花冠管長1~1.5cm,直徑2~3mm,上部縊縮,先端4裂,裂片卵圓形,平展,長約4mm,管內(nèi)面黃色,疏生茸毛,外面密被茸毛;胚珠多數(shù),花柱長約3mm,柱頭膨大而不裂。蒴果卵形,長5~6mm,2瓣裂,基部具宿存的花萼和花冠。

種子多數(shù),細小,多扁平,具翅?;ㄆ?~3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雜木林地,河邊和丘陵地帶,通常為半陰生。

分布在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qū)。

2、結(jié)香花:落葉灌木,花多單個散在,但亦有數(shù)十朵緊密集合而呈頭狀花序者,花序半球形,直徑約2cm,下具苞片,多至7~8枚,輪狀排列,苞片披針形,長1cm,直徑0.5cm,總花梗鉤狀彎曲,花序全部被黃色或淺黃色毛茸。單花呈短棒狀,稍彎曲,為單被花,萼筒直徑約4mm,黃色,先端4裂,雄蕊8個,子房1室,胚珠1枚,易與密蒙花相區(qū)別。 結(jié)香花的表面制片,在顯微鏡下觀察:花被下表皮、子房上部及花柱密被單細胞非腺毛,線形,微彎曲或平直,基部彎曲鉤狀,頂端漸尖,外壁平滑,壁厚,胞腔窄,長370~2050μm;毛老化后常在彎鉤處生一橫壁,由此脫落,基部留在表皮上;花被管狀部分上下表皮細胞多近似長方形,裂片表皮細胞為多角形,上表皮頂端部分表皮細胞呈乳頭狀;未見氣孔。柱頭表皮細胞呈絨毛狀;花粉囊內(nèi)壁細胞長徑23~50μm,呈環(huán)狀加厚;花粉粒球形,外壁具顆粒狀突起,直徑10~40μm。

分布于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湖南、廣東等省區(qū)。

三、采收加工:密蒙花采于2~3月間采集簇生花蕾及花序,除凈枝葉等雜質(zhì)曬干。

結(jié)香花采于冬末、春初花開放時采摘花序,除去雜質(zhì),曬干。

四、藥材性狀:

密蒙花為多數(shù)花蕾密聚而成的花序小分枝,呈不規(guī)則團塊狀,長1.5~3cm,直徑可達2cm,表面灰黃色或棕黃色,密被茸毛,并有單個散在的花蕾,花蕾呈短棒狀,上端略大,長0.3~1cm,直徑0.1~0.2cm,花萼鐘狀,先端4齒裂,內(nèi)面深暗綠色;花冠筒狀,萼等長或稍長,隨著花的成熟,花冠逐漸增長,接近成熟時,花冠的露出部分往往長于萼筒,其上毛茸亦較稀疏?;ü趦?nèi)表面紫棕色,先端4裂,裂片卵形,毛茸極稀疏;雄蕊4,著生在花冠管中部,質(zhì)柔軟。氣微香,味微辛苦。 以色灰褐、花蕾排列緊密、有細毛茸、質(zhì)柔軟、無枝梗及雜質(zhì)者為佳。

五、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水-醋酸(45:54.5:0.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26nm。理論板數(shù)按蒙花苷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1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蒙花苷對照品10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中含蒙花苷0.1mg)。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0.5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100ml,加熱回流2小時,棄去石油醚,藥渣揮干,再加甲醇100ml繼續(xù)加熱回流4小時,提取液置蒸發(fā)皿中,濃縮至適量,轉(zhuǎn)移至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μl與供試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蒙花苷(C28H32O14)不得少于0.50%。

六、主治用法:

密蒙花味甘,性微寒,歸肝經(jīng),具有清熱養(yǎng)肝、明目退翳的功效,主要用于目赤翳障。本品甘寒,主入肝經(jīng),能清肝火,養(yǎng)肝潤燥,而明目退翳。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目生翳障等癥,常與菊花、木賊等同用;若肝虛有熱,目昏干澀,或生翳障者,可與枸杞子、沙苑子、菟絲子等藥配伍?!堕_寶本草》載,密蒙花“主青盲膚翳,赤澀多淚,消目中赤脈,小兒麩痘及疳氣攻眼?!薄侗静萁?jīng)疏》曰:“密蒙花為厥陰肝家正藥,所主無非肝虛有熱所致。蓋肝開竅于目,目得血而能視,肝血虛則為青盲膚翳,肝熱甚則為赤腫淚,赤脈,及小兒痘瘡余毒,疳氣攻眼。此藥甘以補血,寒以除熱,肝血足而諸證無不愈矣?!?/p>

現(xiàn)代研究證實,密蒙花含刺槐素、刺槐甙等,其中刺槐素有維生素P樣作用,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并有一定的抗炎及解痙作用。刺槐素與槲皮素相似,有維生素P樣作用。給小鼠口服25~100毫克/公斤,能減輕甲醛性炎癥;50~100毫克/公斤還能降低皮膚、小腸血管的通透性及脆性。對大鼠離體小腸由氯化鋇、組織胺、乙酰膽堿等引起的張力增加,刺槐素還有某些解痙作用。如注入大鼠小腸(40毫克/公斤)或給兔靜脈注射(10~25毫克/公斤),均可使膽汁分泌有短暫、輕度的增加,對膽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對兔靜脈注射25毫克/公斤能在25~30分鐘內(nèi)使尿量略有增加(75%)。對正常大鼠,并不影響環(huán)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時間,而對四氯化碳性肝炎的大鼠,則能縮短睡眠時間。刺槐素毒性不大,小鼠半數(shù)致死量為933毫克/公斤。在小鼠離體小腸標本上,以乙酰膽堿致痙,刺槐素的解痙效力為罌粟堿的75%。

七、藥方選錄:

①治風氣攻注,兩眼昏暗,眵淚羞明,瞼生風粟,隱澀難開,或癢或痛,漸生翳膜,視物不明,及久患偏頭痛,牽引兩眼,漸覺細小,昏澀隱痛,并暴赤腫痛,并皆療之:密蒙花(凈)、石決明(用鹽同東流水煮一伏時漉出研粉)、木賊、杜蒺藜(炒去尖)、羌活(去蘆)、菊花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錢,臘茶清調(diào)下,食后,日二服。(《局方》密蒙花散)

②治眼障翳:密蒙花、黃柏根(洗銼)各一兩。上二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后。臨臥熟水下,或煎餳湯下。(《圣濟總錄》密蒙花丸)

③治眼羞明,肝膽虛損,瞳人不清:密蒙花、羌活、菊花、蔓荊子、青葙子、木賊、石決明、蒺藜、枸杞子。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食后清茶送下。(《銀海精微》密蒙花散)

參看

關(guān)于“密蒙花”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