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豆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水流豆 | 中藥圖典 |
水流豆 Shuǐ Liú Dòu |
|
---|---|
別名 | 水流兵、水羅豆、水刀豆 |
功效作用 | 祛風(fēng)除濕;解毒殺蟲。主風(fēng)濕痹痛;癬疥;膿瘡 |
英文名 | Seed of Poongaoil Pongamia |
始載于 | 《嶺南采藥錄》 |
毒性 | 小毒 |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 |
藥性 | 寒 |
藥味 | 苦 |
水流豆
(《嶺南采藥錄》)
【異名】水流兵(《生草藥性備要》),水羅豆、水刀豆(《廣東中醫(yī)》。
【來源】為豆科植物水流豆的種子。
【中藥化學(xué)成分】種子含水黃皮黃素(pongapin),蛋白質(zhì)(protein)23.29%和油(oil)26.63%,油中含油酸(oleic acid)和亞油酸(linoleic acid)。
【植物形態(tài)】水流豆,又名:野豆、水黃皮。喬木,高8~15米,全部禿凈或于小枝上稍被毛。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20~25厘米;小葉5~7枚,對生,近革質(zhì),卵形、闊橢圓形至矩圓形,長5~10厘米,寬4~3厘米,先端漸尖或渾圓,基部鈍殘渾圓??偁罨ㄐ蛏谏喜咳~腋內(nèi),長15~20厘米;花柄2~4個(gè)聚生,長5~8毫米,中部有小苞片2;花多數(shù),白色或粉紅色;萼鐘形,長約3毫米;花冠長12~14毫米,旗瓣圓形,基部耳形,背面被絲毛,龍骨瓣內(nèi)彎,鈍;雄蕊10;子房近無柄,花柱內(nèi)彎,禿凈。莢果木質(zhì),禿凈,矩圓形,長4~5厘米,寬1.5~2.5厘米,頂端有短喙;種子通常1顆,腎形?;ㄆ?月。生于水邊潮汐能至之地。分布我國南部。
【藥理作用】水黃皮素具有微弱的抗結(jié)核桿菌作用。
【性味】《生草藥性備要》:"性大寒,有微毒。"
【功用主治】①《生草藥性備要》:"治疥癩,燒灰亦可擦癬。"
②《廣州植物志》:"種子榨出之油,可治疥癬、膿瘡及風(fēng)濕癥。"
【用法與用量】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宜忌】《嶺南采藥錄》:"能敗血,虛人勿用。不宜內(nèi)服。"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水流豆”條目 http://m.yibo008.com/w/%E6%B0%B4%E6%B5%81%E8%B1%86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水流豆”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