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麻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水火麻 | 中藥圖典 |
水火麻 Shuí Huǒ Má |
|
---|---|
別名 | 水蘇麻、玄麻、水苧麻 |
功效作用 | 祛風(fēng)除濕。主風(fēng)濕痹痛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
毒性 | |
歸經(jīng) | |
藥性 | 溫 |
藥味 | 辛 |
【拼音名】 Shuí Huǒ Má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Boehmeria clidemioides Miq.var.diffusa(Wedd.)Hand.-Mazz.[B.diffusa Wedd.]
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狀,高50-100cm。莖直立,多分枝;有條紋;小枝散生,幼時(shí)伏生白色向上的短硬毛和茸毛。葉互生;莖基部葉柄長(zhǎng)達(dá)6cm,向上逐漸變短而近于無(wú)柄;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zhǎng)5-9cm,寬3-5cm,生小枝上的長(zhǎng)僅1-2cm,寬0.5-lcm,先端尾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粗齒,表面深綠色,密生點(diǎn)狀鐘乳體和伏生白色短硬毛,背面淡綠色,沿葉脈伏生短毛?;?a href="/w/%E5%8D%95%E6%80%A7" title="單性">單性,雌雄異株,成散生的穗狀花序;雄花具短梗,花被片4,卵圓形,長(zhǎng)0.5-0.7mm,背面伏生硬毛,雄蕊4,在蕾時(shí)內(nèi)曲;雌花被管狀,長(zhǎng)0.5-0.7mm,外面伏生硬毛,包被子房,柱頭線形,長(zhǎng)2-3mm,具向上生的短硬毛,宿存。瘦果卵圓形,外包宿存的花被?;ㄆ?-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00-1800m的山坡灌叢中或山谷水旁。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性味】 辛;性溫
【功效與作用】 祛風(fēng)除濕。主風(fēng)濕痹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9g;或研末。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guān)于“水火麻”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wú)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