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頭草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犁頭草 | 中藥圖典 |
犁頭草 Lí Tóu Cǎo |
|
---|---|
![]() |
|
別名 | 鏵頭草、犁鏵尖、犁嘴草、箭頭草、如意草、玉如意、耳鉤草、紫金鎖、紫花地丁、小甜水茄、瘩背草、三角草、犁頭尖、烙鐵草、地丁草、紫地丁、紫花地下、羊蹄甲、犁燁尖 |
功效作用 | 清熱,解毒。治癰疽,疔瘡,瘰疬,乳癰,外傷出血。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japanese Violet |
始載于 | 《江西民間常用草藥》 |
毒性 | |
歸經(jīng) | 脾經(jīng)、肝經(jīng) |
藥性 | 寒 |
藥味 | 辛、苦 |
犁頭草
【別名】鏵頭草、犁鏵尖、犁嘴草、箭頭草、如意草、玉如意、耳鉤草
【來源】菫菜科菫菜屬植物犁頭草Viola japonica Langsd.或長萼堇菜V. inconspicua Blume,以全草入藥。夏秋開花時(shí)采集全草,曬干。
【性味歸經(jīng)】苦、微辛,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于急性結(jié)膜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乳腺炎,癰癤腫毒,化膿性骨髓炎,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干品0.5~1兩(鮮品1~2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注意】服藥后不可喝熱水、吃熱食。
【備注】(1)治毒蛇咬傷;鮮犁頭草(如無,可用鮮紫花地丁)、鮮連錢草、鮮野菊葉各一大把,用冷開水洗凈,搗爛絞取汁約150~200毫升,一次內(nèi)服;余渣加少量冷開水,使它濕潤,敷在傷處。如癥重、體弱,可隔八小時(shí)再照上述劑量內(nèi)服一次。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參看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犁頭草”條目 http://m.yibo008.com/w/%E7%8A%81%E5%A4%B4%E8%8D%89 轉(zhuǎn)載請(qǐng)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犁頭草”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