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堿
A+醫(yī)學(xué)百科 >> 石蒜堿 |
石蒜堿(lycorine), 一種異喹啉生物堿,分子式C16H17NO4。它廣泛存在于石蒜科植物中。1897年 K.莫里希馬首先從紅花石蒜根中分離得到石蒜堿。
石蒜堿熔點275~280℃(分解),比旋光度[α]峐-129°(98%乙醇);稍溶于乙醇、乙醚,不溶于水。其鹽酸鹽為長針狀結(jié)晶,熔點217℃(分解),[α]厙+43°。若帶一分子結(jié)晶水,熔點則為206℃。有右旋光性。不溶于水,難溶于乙醇和乙醚。鹽酸石蒜堿是針狀晶體,熔點217℃(分解)。苦味酸石蒜堿是黃色針狀晶體,熔點202℃(分解)。
功用作用: 抗阿米巴原蟲,可用于腸內(nèi)外阿米巴。石蒜堿有較顯著的催吐作用,效力比吐根堿強,而不如阿樸嗎啡,毒性較小;有祛痰作用。石蒜堿經(jīng)氫化后生成二氫石蒜堿,后者具有較強的抗阿米巴痢疾作用,且毒性較小,已供臨床使用。石蒜堿制成的內(nèi)胺鹽在動物身上表現(xiàn)出抗腫瘤作用。中藥鐵色箭、烏蒜具有祛痰催吐作用,主要由于含有石蒜堿。
用法用量: 皮下注射:每次~50mg,1日量50mg。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石蒜堿”條目 http://m.yibo008.com/w/%E7%9F%B3%E8%92%9C%E7%A2%B1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石蒜堿”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