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瓜葉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茅瓜葉 | 中藥圖典 |
茅瓜葉 Máo Guā Yè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清熱解毒;化瘀散結(jié);化痰利濕。主瘡癰腫毒;燙火傷;肺癰咳嗽;咽咽喉腫痛;水腫腹脹;腹瀉;痢疾;酒疸;濕產(chǎn)仍;風(fēng)濕痹;痛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
毒性 | 有毒 |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脾經(jīng)、肝經(jīng) |
藥性 | 寒 |
藥味 | 甘、苦、澀 |
藥名:茅瓜葉
漢語拼音:mao gua y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olena amplexicaulis (Lam.)Gandhi
歸經(jīng):歸肺;肝;脾經(jīng)
藥理作用:塊根水冷浸液給小鼠單次口服LD50為10.8g(生藥)/kg。加熱后毒性未見明顯減弱,LD50為11.5g(生藥)/kg[1]。
科屬分類:葫蘆科
目錄 |
主治
瘡癰腫毒;燙火傷;肺癰咳嗽;咽咽喉腫痛;水腫腹脹;腹瀉;痢疾;酒疸;濕產(chǎn)仍;風(fēng)濕痹;痛
采收和儲藏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形態(tài)特征
攀援草本。塊根呈紡錘狀,徑粗1.5-2cm。莖枝柔弱,無毛,具溝紋。葉柄纖細而短,初時被黃色的短柔毛,后漸脫落。葉片薄紙質(zhì),多型,為化大,卵形、長圓形、卵狀三角形或戟形,不分裂或3-5淺裂到深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或三角形,長8-12cm,寬1-5cm,上面深綠色,稍粗糙,脈上有微柔毛,下面灰綠色,葉脈突起,幾無毛。卷須纖細,不分歧。雌雄異株;雄花10-20朵生于2-5mm長的花序梗的頂端,呈傘房狀花序;花極小,花梗纖細,花苦萼筒鐘狀,基部圓,外面無毛,花莞黃色,外面被短柔毛,裂片開展,三角形,雄蕊3,分離,著生于花絲基部,花絲纖細,具毛;雌花單生于葉腋,被微柔毛,子房卵形,長2.5-3.5mm,徑2-3mm,無毛或被黃褐色茸毛,柱頭3。果實紅褐色,長圓狀或近球形,長2-6cm,徑2-5cm,表面的平滑。釧子數(shù)枚,灰白色,近圓球形或倒卵形,長5-7mm,徑緣不拱起,表面光滑無毛。花期5-8月,果期8-11月?! ?/p>
藥用價值
用藥禁忌:虛寒疾患患者及孕慎服。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藥;化瘀散結(jié)藥;化痰利濕藥
性味:味甘;苦;微澀;性寒;有毒
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茅瓜的葉。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15-30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出處:《中華本草》
|
關(guān)于“茅瓜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