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植物
A+醫(yī)學百科 >> 野生植物 |
野生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長的植物。
我國野生植物種類非常豐富,擁有高等植物達3萬種,居世界第3位,其中特有植物種類繁多,約17000余種,如銀杉、珙桐、銀杏、百山祖冷杉、香果樹等均為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野生植物。我國有藥用植物11000余種和藥用野生動物1500多種,又擁有大量的作物野生種群及其近緣種,是世界上栽培作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還是世界上著名的花卉之母。

野生植物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要素,對于維持生態(tài)平衡和發(fā)展經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對野生植物的法律保護,國際社會還簽訂了許多關于保護野生植物的國際合約或協(xié)定。我國野生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國家重視保護野生植物。早在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就制定法規(guī)保護稀有生物。70年代后,國家還進一步重視對野生植物的保護。1973年的《關于保護和改善環(huán)境的若干規(guī)定(試行草案)》明確提出加強植物的保護?!董h(huán)境保護法(試行)》、《環(huán)境保護法》、《森林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等,都從各自的角度對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作了相應的規(guī)定。此外,還制定了一些專門的野生植物保護法規(guī),如1984年6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的《農牧漁業(yè)部關于制止亂摟發(fā)菜、濫挖甘草,保護草場資源的報告》,1987年國務院發(fā)布的《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等。野生植物的保護的重點是珍貴稀有的野生植物。1982年通過的我國現行法,明確規(guī)定國家保護珍貴的植物。
我國政府于1984年發(fā)布了第一批《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共收載植物354種;1987年發(fā)布了第二批《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共收載植物約400種;同年公布了《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制定了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名錄》;1989年又公布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F在全國各地建立的植物、動物自然保護區(qū)己達近千處。在野生藥材方面,開展野生中藥變家種、家養(yǎng)或進行野生撫育;建立中藥種質資源庫;并應用新技術、新方法對中藥資源的保護與開發(fā)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1994年,國家林業(yè)局和農業(yè)部組織專家制定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共收入419種和13大類物種約1000多種,并于1999年8月布了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為掌握我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資源狀況,為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資源提供科學依據,1996-2003年,國家林業(yè)局組織開展了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從我國野生植物保護急迫需要出發(fā),確定生態(tài)作用關鍵、經濟需求量大、國際較為關注、科研價值高且資源消耗嚴重的189種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作為本次的調查對象,其中有148種列入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另有41種列入正在爭取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
1996年9月30日國務院令第204號發(fā)布,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對保護、發(fā)展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tài)平衡更做出明確法律上的規(guī)定?! ?/p>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調查結果顯示,104種物種極?;驗l危,其中百山祖冷杉、普陀鵝耳櫪和銀杉等57種極危,巨柏、水杉、觀光木和滇楠等47種瀕危,
岷江柏木、福建柏和紅豆杉等61種易危,秦嶺冷杉、廣東松(華南五針松)和土沉香等14種依賴保護,金毛狗和翠柏等7種接近受危,另有光葉蕨、金平樺和秤錘樹3種野外未發(fā)現;55種野生植物種群數量過少,包括野外未發(fā)現的光葉蕨、秤錘樹、金平樺3個物種,11個物種的野外植株數量僅1-10株,12個物種的野外植株數量為11-100株,13個物種的野外植株數量為101-1000株,14個物種野外植株數量為1001-5000株,以及人參和瑤山苣苔2 種草本植物;156種野生植物種群結構不合理,主要包括55種種群過小,44種年齡結構過老并呈衰退趨勢,57種種群以幼樹和小苗居多;49種野生植物僅存1個分布地點,極易使野生種群陷入瀕?;驑O度瀕危的狀態(tài);75種野生植物因生境惡化,陷入瀕危狀態(tài);92種野生植物因市場需求過大導致資源過度利用。
另外,相關專項調查表明,我國蘇鐵植物的資源狀況也不容樂觀。近30年我國野生蘇鐵居群與株數至少減少了60%,其中蘇鐵、四川蘇鐵和灰干蘇鐵3種野生居群已幾乎絕跡,德保蘇鐵、多歧蘇鐵等8種處于瀕危狀態(tài)。大部分種類分布范圍狹窄,除篦齒蘇鐵外大部分種類分布局限在某省,甚至某幾個縣或某條河流,如灰干蘇鐵僅分布在云南省個舊市保和鄉(xiāng)及黃草壩鄉(xiāng)。
通過調查,也可喜地看到我國野生植物的人工培育利用有了很大發(fā)展,123種調查物種在國內有栽培,栽培總面積約135萬hm2,發(fā)展人工培育來解決利用問題,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年來我國野生植物培育利用業(yè)有了很大發(fā)展,花卉、藥材、園林綠化等行業(yè)都已建立了一批具有相當規(guī)模的培育基地。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多為珍稀特有瀕危植物,雖然經過近年來的保護,其野外生存環(huán)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人工培植也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但由于其自身生物學特性等方面的原因,野外生存狀況依然堪憂,保護形勢相當嚴峻?! ?/p>
一般野生植物資源
近年來隨著六大林業(yè)工程穩(wěn)步推進,尤其是野生動植物及自然保護區(qū)建設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和三北長江等防護林工程的實施,自然保護區(qū)發(fā)展勢頭良好,森林面積實現了持續(xù)增長,使我國野生植物生存環(huán)境得到逐步改善。但由于歷史的原因,長期以來對于野生植物資源的過度開發(fā)利用,加之環(huán)境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我國野生植物面臨資源銳減、生境惡化、分布區(qū)域萎縮、部分物種瀕危程度加劇等嚴峻形勢,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目前已有4000多種植物受到各種威脅,其中1000多種處于瀕危態(tài)勢。

目前,我國一些具有重大經濟價值,但尚未納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更是面臨著極大的生存威脅,蘭科植物是最為典型的例子。我國約有蘭科植物173屬1200多種和大量的變種、品種,屬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保護范圍。但由于蘭科植物未被列入已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導致蘭科植物的保護目前沒有法律依據,加之許多蘭科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所以其野外生存狀況很不樂觀。特別是國蘭屬、兜蘭屬、萬帶蘭屬和杓蘭屬等蘭科植物,由于過度采集,大批量的市場交易,野生資源急劇消失,有些當年的蘭花山甚至變得連一棵蘭花也找不到。石斛屬植物是重要的藥材,每年用量2000t以上,而其人工培育數量極少,其產量不足需求量的1‰,目前國內石斛資源已近枯竭。值得慶幸的是,蘭科植物已被列為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保護區(qū)建設工程的15大優(yōu)先保護物種之一,將會為蘭科植物的生存狀況帶來改觀。
總之,近年來我國野生植物保護事業(yè)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有些物種的利用已超出了可承受限度而面臨枯竭甚至瀕危,需要搶救性保護;我國野生植物資源數量普遍不多,相當物種已不具備作為經濟資源的條件,必須將野外資源主要作為生態(tài)資源對待,實行普遍保護。因此,必須用發(fā)展觀點來做好保護工作,加強野外資源保護,大力發(fā)展野生植物資源的人工培育,促進由利用野外資源為主向培育利用人工資源為主轉變。
關于“野生植物”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