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紫丹參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銀紫丹參 | 中藥圖典 |
銀紫丹參 Yín Zǐ Dān Shēn |
|
---|---|
別名 | 白背丹參、丹參、白元參、紫丹參 |
功效作用 | 活血祛瘀;利濕解毒。主胸痹絞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陰挺崩漏;赤白帶下;惡瘡腫毒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
毒性 | |
歸經(jīng) | |
藥性 | 平 |
藥味 | 甘、苦 |
【拼音名】 Yín Zǐ Dān Shēn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Salvia digitaloides Diels
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采挖,除除戲葉及須根,曬干。
【原形態(tài)】 毛地黃鼠尾草,多年生30-60cm。莖直立,密被長柔毛。葉對(duì)生;基出葉葉柄長6-8cm,莖生葉具短柄或至無柄;葉片長橢圓形,長3.5-11cm,寬2-5cm,先端鈍或圓形,基部圓形,邊緣有圓齒,上面綠色,被疏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短絨毛。輪傘花序,每辦公輪有4-6朵,3-8輪組成頂生的總狀花序;苞片倒卵圓形,被長柔毛;花梗長3-4mm;花萼鐘狀,二唇形,下唇較上唇稍大;花冠黃色,有淡紫色斑點(diǎn),冠筒伸出萼外,冠檐二唇形,上唇長圓形,下唇較大,中裂片倒心形;發(fā)育雄蕊伸出花冠,花絲扁平;花柱長,下唇較大,中裂片倒心形;發(fā)育雄蕊伸出花冠,花絲扁平;花柱長,超出花冠很遠(yuǎn),先端呈不相等2淺裂;子房裂片卵圓形。小堅(jiān)果灰黑色,倒卵圓形,腹面具棱,光滑?;ㄆ?-6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0-3600m的山地松林下及荒坡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省。
【性狀】 性狀鑒別,根呈圓錐形,長5-25cm,直徑1-3cm,表面紅色。質(zhì)松而脆。氣微,味微苦澀。
【化學(xué)成份】 根含丹參酮(tanshinone)Ⅰ、ⅡA,亞甲基丹參醌(methylene tanshiquinone)。還含白云參甙(baiyunoside),山梔甲酯(shanzhiside methyl ester),8-O-乙?;?/a>山梔甙甲酯(shanzhiside methyl ester 8-O-acetate),6-O-丁香基-8-O-乙?;綏d甙甲酯(6-O-syringyl-8-O-acetyl shan zhiside methyl ester)。
【性味】 味甘;苦;性平
【功效與作用】 活血祛瘀;利濕解毒。主胸痹絞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陰挺崩漏;赤白帶下;惡瘡腫毒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guān)于“銀紫丹參”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