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地菜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附地菜 | 中藥圖典 |
附地菜 Fù Dì Cài |
|
---|---|
別名 | 伏地菜、雞腸、雞腸草、地胡椒、搓不死、豆瓣子棵、伏地草、山苦菜、地瓜香 |
功效作用 | 治遺尿,赤白痢,發(fā)背,熱腫,手腳麻木。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Pedunculate Trigonotis |
始載于 | 《植物名實圖考》 |
毒性 | 無毒 |
歸經(jīng) | 心經(jīng)、脾經(jīng)、肝經(jīng)、腎經(jīng) |
藥性 | 平 |
藥味 | 辛、苦 |
別名:雞腸(《本草經(jīng)集注》),雞腸草(《別錄》),地胡椒(《貴州草藥》)。
【種屬】雙子葉植物綱
唇形目
紫草科
【來源】為紫草科植物附地菜的全草。
【考證】出自《植物名實圖考》。
1.陶弘景:人家園庭亦有此(雞腸)草。小兒取挼汁以捋蜘蛛網(wǎng),至粘,可掇蟬。
2.《通志》:雞腸,似草而小,不辛,《本草》以合于蘩萎共條,故蘇恭誤謂即蘩萎也。
3.《本草綱目》:雞腸,生下濕地,三月生苗,葉似鵝腸而色微深,莖帶紫,中不空,無縷,四月有小莖,開五出小紫花,結(jié)小實,中有細(xì)子,其苗作蔬,不如鵝腸。蘇恭不識,疑為一物,誤矣。生嚼涎滑,故可掇蟬。鵝腸生嚼無涎,亦自可辨。又石胡荽亦名雞腸草,與此不同。
【植物形態(tài)】附地菜;一年生草本,高5~30厘米。莖通常白基部分枝,纖細(xì),直立,或叢生,具平伏細(xì)毛。葉互生,匙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長1~3厘米,寬5~20毫米,先端圓鈍或尖銳,基部狹窄,兩面均具平伏粗毛;下部葉具短柄,上部葉無柄??偁罨ㄐ蝽斏?,細(xì)長,不具苞片;花通常生于花序的一側(cè),有柄,長3~6毫米;花萼長1~2.5毫米,5裂,裂片長圓形,先端尖銳;花冠藍(lán)色,長約1.5毫米,5裂,裂片卵圓形,先端圓鈍;雄蕊5;子房深4裂,花柱線形,柱頭頭狀。小堅果三角狀四邊形,具細(xì)毛,少有光滑,有小柄。花期5~6月。
生長于原野路旁。我國西南至東北均有分布。
【別名】伏地菜
【來源】為紫草科附地菜屬植物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 (Trev.) Benth.,以全草入藥。夏秋采集,拔取全株,除去雜質(zhì),曬干備用。
【性味歸經(jīng)】甘、辛,溫。
【功能主治】溫中健胃,消腫止痛,止血。用于胃痛,吐酸,吐血;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 1~2錢,研粉沖服3~5分。外用適量,搗爛涂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關(guān)于“附地菜”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