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船花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龍船花 | 中藥圖典 |
龍船花 Lónɡ Chuán Huā |
|
---|---|
![]() |
|
別名 | 百日紅、映山紅、紅纓樹、賣子木、紅繡球、山丹、五月花、牛蘭、珠桐、番海棠、大將軍、紅櫻花、買子木、羅傘木、土紅花、仙丹花 |
功效作用 | 清肝,活血,止痛。治高血壓,月經(jīng)不調(diào),筋骨折傷,瘡瘍。 |
英文名 | Flower of Chinese Ixora,twig and leaf of Paniculate Gloryblower |
始載于 | 《生草藥性備要》 |
毒性 | |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 |
藥性 | 涼 |
藥味 | 甘、淡 |
龍船花
目錄 |
概況
拉丁學(xué)名:Ixora chinensis
別名:英丹、仙丹花、百日紅,山丹、英丹花、水繡球、百日紅
科屬:茜草科龍船花屬植物
龍船花株形美觀,開花密集,花色豐富,終年有花可賞。是重要的盆栽木本花卉?! ?/p>
分布
龍船花原產(chǎn)我國南部地區(qū)和馬來西亞。在17世紀(jì)末被引種到英國,后傳入歐洲各國。廣泛用于盆栽觀賞。目前,荷蘭、美國和日本栽培較多。另外,澳大利亞的奧斯太平洋植物公司和以色列的阿格雷克斯科農(nóng)業(yè)出口公司,也是國際上主產(chǎn)龍船花的重要企業(yè)。至今,龍船花的銷售量在逐年增多。
我國栽培龍船花應(yīng)在16世紀(jì)末,作為南方庭院觀賞栽培。17世紀(jì)末,臺灣省從廣東首次引入龍船花。到20世紀(jì)20年代,廣東和臺灣省從新加坡引進(jìn)新的龍船花種類。80年代開始,從歐美引進(jìn)雜交新品種,使我國龍船花的栽培品種更加豐富,并從南方的庭院觀賞更多地轉(zhuǎn)向盆栽觀賞。目前,在我國許多城市的賓館和花卉市場都能見到龍船花?! ?/p>
涵義
俗語說,月無百日圓,花無百日紅,但緬甸的國花——龍船花卻偏偏因為花期較長而被人們稱為“百日紅”。緬甸的依思特哈族人有一種特別浪漫而有趣的婚姻習(xí)俗,他們自古以來臨水而居,凡有女兒的人家都會早早地在臨近房屋的水面上用竹木筑成一個浮動的小花園,并在里面種滿龍船花,然后用繩索將它系住。等到女兒出嫁那一天,就給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讓她坐在這個浮動的小花園里,最后將繩索砍斷,任其順?biāo)h。新郎則一大早就在下游的岸邊等待,準(zhǔn)備迎接載著新娘飄來的小花園。當(dāng)小花園飄來時,新郎就抓住繩索將它拉上岸,然后牽著新娘一同回家舉行婚禮。
【形態(tài)特征與品種】 龍船花為常綠小灌木。多分枝;葉對生,革質(zhì),倒卵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6~13厘米,寬2~4 厘米;聚傘形花序頂生,花序具短梗,有紅色分枝,花直徑1~2厘米,花冠筒長 3~3.5厘米,有4裂片,花冠紅色或橙紅色。喜溫暖、濕潤和較充足的陽光?;ㄆ谙那锛?,常開不敗?;ò觌m細(xì)小,狀如瓜子殼,但數(shù)量眾多,常常成簇成群地聚生于枝條之上,且顏色鮮紅,似一團(tuán)團(tuán)熊熊燃燒的火焰,被人們稱為“百日紅”。
全株無毛。葉對生,薄革質(zhì),披針形,有極短的柄。花冠紅色或橙黃色,聚傘花序頂生。常見種有博爾博奈卡龍船花(I.borbonica),是龍船花屬中唯一的觀葉種類,葉披針形,淡藍(lán)色,披有淡綠色斑點,非常美麗。白花龍船花(I.chinensiscv.Alba),花純白色。弗雷塞里(Fraseri),花大,橙紅色。紅龍船花(I.coccinea),花鮮紅色。粉赫里亞(Herrea'sPink),花淡粉紅色。芬利桑龍船花(I.finlaysonian),花小,純白色。爪哇龍船花(I.javanica),花橙紅色。黃龍船花(I.lutea),花黃色。王龍船花(I.macrothyrsa),花玫瑰紅色變成深紅色。超王龍船花(I.maorothyrsacv.SuperKing),花橙紅色。香龍船花(I.odorata),花淡粉紅色,基部紅色,非常香。波狀龍船花(I.undulata),花紅色。小花龍船花(I.parviflora),花白色。霞玉龍船花(I.williamsiicv.AureoRosea),雙色種。艷紅龍船花(I.williamsiicv.Declorens),花鮮深色。矮龍船花(I.williamsiicv.DwarfSalmon),葉小、緊密、長橢圓形,花橙紅色。
生物學(xué)特性
龍船花原產(chǎn)中國、緬甸和馬來西亞。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huán)境。不耐寒,耐半陰,不耐水濕和強光。
龍船花的生長適溫為15~25℃,3~9月為24~30℃,9月至翌年3月為13~18℃。冬季溫度不低0℃,過低易遭受凍害。相反,龍船花耐高溫,32℃以上照常生長??偟膩碚f,龍船花對溫度的適應(yīng)性比較強。
龍船花喜濕怕干。莖葉生長期需充足水分,保持盆土濕潤,有利于枝梢萌發(fā)和葉片生長。但長期過于濕潤,容易引起部分根系腐爛,影響生長和開花。如土壤過于干燥或時干時濕,水分供給不及時,會產(chǎn)生落葉現(xiàn)象。
龍船花需陽光充足,尤其是莖葉生長期,充足的陽光下,葉片翠綠有光澤,有利于花序形成,開花整齊,花色鮮艷。在半陰環(huán)境下也能生長,但葉片淡綠,缺乏光澤,開花少,花色較淺。但夏季強光時適當(dāng)遮蔭,可延長觀花期。
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質(zhì)壤土為佳。盆栽用培養(yǎng)土、泥炭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壤,pH在5~5.5為宜?! ?/p>
繁殖方法
常用扦插和播種繁殖。
扦插繁殖:以6~7月進(jìn)行最好。選取半成熟枝條,長10~15厘米,扦插室溫為24~30℃,插入沙床,插后40~50天生根。如扦插前,使用0.5%吲哚丁酸溶液浸泡插穗基部3~5秒,可縮短生根期,根系特別發(fā)達(dá)。
播種繁殖:冬季采種,翌年春播,發(fā)芽適溫22~24℃,采用室內(nèi)育苗盤播種,約20~25天發(fā)芽。長出3~4對真葉時可移苗于8厘米盆。
在分枝多而密集的情況下,也可采用壓條繁殖,離頂端20厘米處,行環(huán)狀剝皮,用泥炭和薄膜綁扎起來,約2個多月可愈合生根?! ?/p>
栽培管理
龍船花盆栽常用10~20厘米,根據(jù)種苗的大小和栽植株數(shù)而定。盆栽植株必須豐富,開花整齊和花色一致。幼苗定植后,苗高25厘米時需摘心,促使多萌發(fā)側(cè)枝。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1-7-7酸肥,如發(fā)現(xiàn)葉黃時,可施礬肥水。冬季室內(nèi)盆栽時,必須保持15℃以上,可繼續(xù)生長,若溫度過低,會引起落葉現(xiàn)象。盆栽老株過冬后進(jìn)行換盆,并加以修剪、整形,保持優(yōu)美株形?! ?/p>
病蟲害防治
龍船花常有葉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10%抗菌劑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有時發(fā)生蚜蟲危害幼嫩莖葉,用2.5%魚藤精乳油1200倍液噴殺?! ?/p>
應(yīng) 用
龍船花植株低矮,花葉秀美,花色豐富,有紅、橙、黃、白、雙色等。在南方露地栽植,適合庭院、賓館、風(fēng)景區(qū)布置,高低錯落,花色鮮麗,景觀效果極佳。至今,國內(nèi)外較多用于盆栽觀賞,小巧玲玫,花葉繁茂。盆栽特別適合窗臺、陽臺和客廳擺放,團(tuán)狀的花朵具有穩(wěn)重和整體的豪邁感。龍船花在貯運過程中,易發(fā)生落花現(xiàn)象,主要是乙烯所引起。在貯運前10天噴灑0.3~0.4毫摩爾/升硫代硫酸銀溶液,可防止或減少落花,提高龍船花的商品率。
產(chǎn)后處理
龍船花植株低矮,花葉秀美,花色豐富,有紅、橙、黃、白、雙色等。在南方露地栽植,適合庭院、賓館、風(fēng)景區(qū)布置,高低錯落,花色鮮麗,景觀效果極佳。至今,國內(nèi)外較多用于盆栽觀賞,小巧玲玫,花葉繁茂。盆栽特別適合窗臺、陽臺和客廳擺放,團(tuán)狀的花朵具有穩(wěn)重和整體的豪邁感。龍船花在貯運過程中,易發(fā)生落花現(xiàn)象,主要是乙烯所引起。在貯運前10天噴灑0.3~0.4毫摩爾/升硫代硫酸銀溶液,可防止或減少落花,提高龍船花的商品率?! ?/p>
緬甸國花
龍船花是緬甸的國花。緬甸的依思特哈族人有一種特別浪漫而有趣的婚姻習(xí)俗:他們自古以來臨水而居,凡有女兒的人家,都會早早地在臨近房屋的水面上用竹木筑成一個浮動的小花園,并在里面種滿龍船花,然后用繩索將它系住。等到女兒出嫁那一天,就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讓她坐在這個浮動的小花園里,再將繩索砍斷,任其順流而飄。新郎則一大早就在下游的岸邊等待,準(zhǔn)備迎接載著新娘飄來的小花園。當(dāng)小花園飄來時,新郎就抓住繩索將它拉上岸,然后牽著新娘一同回家舉行婚禮?! ?/p>
藥用價值
【出處】《生草藥性備要》
【拼音名】 Lónɡ Chuán Huā
【別名】賣子木(《唐本草》),紅繡球、山丹(《學(xué)圃雜疏》),五月花(《生草藥性備要》),映山紅(《本草求原》),牛蘭、珠桐、番海棠(《嶺南采藥錄》),大將軍(《廣西中藥志》),紅櫻花(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龍船花的花。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常綠灌木,高0.5~2米。小枝深棕色。葉對生,薄革質(zhì),橢圓形或倒卵形,長7.5~13厘米,寬3~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主脈兩面突出;葉柄短,長約5毫米;托葉生于兩葉柄間,綠色,抱莖,先端具軟刺狀突起。聚傘花序頂生,密聚成傘房狀,花序柄深紅色,苞片極小,紅色,齒狀;萼宿存,深紅色,光滑無毛,4淺裂,裂片鈍齒狀;花冠高腳盆狀,略帶肉質(zhì),紅色,裂片4,近圓形,先端渾圓,開放時,直徑約1厘米,花冠管細(xì)長;雄蕊4,著生管口,花絲極短,花藥黃色;雌蕊1,紅色,子房下位,2室,花柱細(xì)長,柱頭2淺裂,略張開。漿果近圓形,成熟時黑紅色。花期全年。
【生境分布】野生或栽培。分布廣東、廣西、臺灣、福建等地。
【性味】
甘辛,涼。
①《本草求原》:"淡辛,平。"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淡,涼。"
【功能主治】
清肝,活血,止痛。治高血壓,月經(jīng)不調(diào),筋骨折傷,瘡瘍。
①《生草藥性備要》:"消瘡,咄膿,祛風(fēng),止痛,理痰火。"
②《廣西中藥志》:"散瘀,續(xù)筋,接骨,止痛。治折傷。"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肝降壓,活血散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附方】
①治高血壓:龍船花三至五錢,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龍船花三至五錢,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
關(guān)于“龍船花”的留言: | ![]() |
給龍船花條目的留言--122.121.14.107 2013年12月16日 (一) 22:20 (CST) 留言:照片用錯了,網(wǎng)頁中的花是馬纓丹……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