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刺灸/暈針
醫(yī)學電子書 >> 《中醫(yī)刺灸》 >> 毫針刺法 >> 針刺異常情況的預防和處理 >> 暈針 |
中醫(yī)刺灸 |
|
(一)現(xiàn)象
輕度暈針,表現(xiàn)為精神疲倦,頭暈目眩,惡心欲吐;重度暈針、表現(xiàn)為心慌氣短,面色蒼白,出冷汗,脈象細弱,甚則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壓下降,二便失禁,脈微欲絕等癥狀。
(二)原因
多見于初次接受針刺治療的患者,其他可因精神緊張、體質虛弱、勞累過度、饑餓空腹、大汗后、大瀉后、大出血后等。也有因患者體位不當,施術者手法過重以及治療室內空氣悶熱或寒冷等。
(三)處理
立即停止針刺,起出全部留針,扶持患者平臥;頭部放低,松解衣帶,注意保暖。輕者靜臥片刻,給飲溫茶,即可恢復。如未能緩解者,用指掐或針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內關、足三里、涌泉、中沖等,也可灸百會、氣海、關元、神闕等,必要時可配用現(xiàn)代急救措施。暈針緩解后,仍需適當休息。
(四)預防
對暈針要重視預防,如初次接受針治者,要做好解釋工作,解除恐懼心理。正確選取舒適持久的體位,盡量采用臥位。選穴宜少,手法要輕。對勞累、饑餓、大渴時,應囑其休息,進食、飲水后,再予針治。針刺過程中,應隨時注意觀察患者的神態(tài),詢問針后情況,一有不適等暈針先兆,需及早采取處理措施。此外,注意室內空氣流通,消除過熱過冷因素。
參看
![]() ![]() |
出自A+醫(yī)學百科 “中醫(yī)刺灸/暈針”條目 http://m.yibo008.com/w/%E4%B8%AD%E5%8C%BB%E5%88%BA%E7%81%B8/%E6%99%95%E9%92%88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中醫(yī)刺灸/暈針”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