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毒素
A+醫(yī)學百科 >> 類毒素 |
類毒素(toxoid;anatoxin)又稱減力毒素,變性毒素。一些經(jīng)變性或經(jīng)化學修飾而失去原有毒性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的毒素。如某些細菌外毒素可用甲醛等處理后脫毒的制品,毒性雖消失,但免疫原性不變,故仍然具有刺激人體產(chǎn)生抗毒素,以起到機體從此對某疾病具有自動免疫的作用。它們廣泛地應用于預防某些傳染病。如向人體注射白喉類毒素后可以預防白喉。其他的還有破傷風類毒素、葡萄球菌類毒素、霍亂類毒素等。亦可把它們注射到動物體內用于制備抗毒素。
細菌的外毒素經(jīng)甲醛處理后,失去毒性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能刺激機體產(chǎn)生保護性免疫的制劑。常用的甲醛溶液的濃度是0.3~0.4%。它可使細菌外毒素的電荷發(fā)生改變,封閉其自由氨基,產(chǎn)生甲烯化合物(CH2=N-)。其他基團(如吲哚異吡唑環(huán))與側鏈的關系亦可改變,成為類毒素。常用的類毒素有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另外,若在類毒素中加入適量的磷酸鋁或氫氧化鋁,即成吸附精制類毒素。
該類制劑在體內吸收較慢,能較長時間刺激機體,使機體產(chǎn)生高滴度抗體,增強免疫效果。類毒素也可與死疫苗混合制成聯(lián)合疫苗。如百白破三聯(lián)疫苗,就是由百日咳死菌苗、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混合制成的。主要用于兒童,注射后可同時預防兒童易發(fā)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種疾病。類毒素在預防由外毒素引起的傳染病中起重要作用,可用于人和動物的免疫接種,使其通過人工自動免疫獲得抗病能力;還可用來免疫動物,再從動物血液中提取含抗毒素的血清,將此抗血清注入人體后,可使人體通過被動免疫的方式,立即獲得相應的特異性免疫力。
常見類毒素列表
出自A+醫(yī)學百科 “類毒素”條目 http://m.yibo008.com/w/%E7%B1%BB%E6%AF%92%E7%B4%A0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類毒素”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