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子
A+醫(y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苦豆子 | 中藥圖典 |
苦豆子 Kǔ Dòu Zi |
|
---|---|
![]() |
|
別名 | 苦豆根、苦甘草[西北]、布亞 |
功效作用 | 清熱燥濕;止痛;殺蟲。主痢疾;胃痛;白帶過多;濕疹;瘡癤頑癬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Foxtail-like Sophora |
始載于 | 《新疆中草藥手冊》 |
毒性 | 有毒 |
歸經(jīng) | 心經(jīng)、肺經(jīng) |
藥性 | 寒 |
藥味 | 苦 |
目錄 |
別名
【來源】豆科槐屬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以全草、根、種子入藥。全草夏季采;根、春秋采;種子秋季采,曬干或鮮用?! ?/p>
形態(tài)
落葉灌木。枝多成帚狀,密皺灰色伏絹狀毛。葉互生,羽狀復葉,小葉15~25枚,兩面被絹毛。總狀花序頂生,長12~15cm;花密生,黃色。莢果串珠狀,密被細絹狀毛。種子卵形,淡黃色。生于田邊、路旁、草地及河邊。分布于內蒙古、新疆及西藏等省區(qū)。
性味
苦,寒。有毒。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草有毒。牲畜常因饑餓貪食,輕者消化不良,重者痙攣,食入占體重2%的本植物即能引起死亡[A-11]。人口服15粒以上的種子出現(xiàn)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心悸、煩躁、面色蒼白等。種子作藥用治菌痢,但需經(jīng)炒制去毒?! ?/p>
主治
清熱利濕,止痛,殺蟲。
種子:用于胃痛,滴蟲性腸炎,白帶過多;外用治瘡癤,濕疹,頑癬?! ?/p>
用法
全草0.5~1錢,種子3~5粒,研粉吞服;外用適量,研粉煎水洗,或干餾油調配10%軟膏外擦患處?! ?/p>
藥理
槐果堿40~60mg/kg×8~13d,灌胃,對小鼠宮頸癌、小鼠肉瘤、淋巴肉瘤1號的抑癌率分別為45%、31%、32%和56%,對大鼠瓦克癌瘤的抑瘤率為27%。對腹水瘤和小鼠白血病的試驗,結果是槐果堿30~60mg/kg×6d腹腔注射對荷大鼠的生命延長率為36%~55%;25mg/kg×7d腹腔注射對荷小鼠肉瘤、小鼠艾氏腹水癌小鼠的生命延長率為26%~50%;60mg/kg×5~13d灌胃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網(wǎng)狀細胞白血病則無效?! ?/p>
臨床
用西豆根總堿治療惡性葡萄胎12例,用槐果堿治療惡性葡萄胎100例,其治療112例,其治療方法分為兩種。
(1)全身給藥;以西豆根總堿10ml(每ml含生藥5g),或槐果堿200~4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靜脈滴注,4~6小時滴完,每日1次,10日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5~7天。少數(shù)病人采用槐果堿肌肉注射,每日mg,每日~3次,療程同前。
(2)局部用藥:適用于陰道轉移者,以西豆根總堿或槐果堿200~400mg從腫瘤結節(jié)與健康組織交界處進針,在腫瘤結節(jié)之基底部做放射注射,注射2-3次后.可同時從瘤體中心注入,每日或隔日1次,至轉移結節(jié)干枯脫落。治療結果:近期療效,112例中獲臨床冶愈者97例。占86.6%,其中I期29例,Ⅱ期17例,Ⅲ期34例,Ⅳ期1例。對臨床治愈的97例進行隨訪,結果:其中未復發(fā)健在者88例,其中3年以上者22例,2年以上者55例,其中3例(Ⅱ期1例,Ⅲa期2例)已正常分娩,母嬰均健康。
用槐果堿治療絨癌20例,用量為50~125mg(全身),25~50mg(局部),結果治愈15例(75%),有效3例(15%),總有效率為90%?! ?/p>
備注
(1)本品有毒。中毒時有頭暈、惡心、腹脹等癥狀??砂?a href="/w/%E7%94%9F%E7%89%A9%E7%A2%B1" title="生物堿">生物堿中毒解救?! ?/p>
生物學基本特征
苦豆子是多年生草木根莖地下芽植物,為豆科槐屬植物。其地上部分春天長出、開花、結籽,冬天枯死,年復一年??喽棺邮且环N耐鹽植物,一般可生于含鹽量<0.02% ,CI-<0.06% ,SO4-<0.1% ,HCO3-<0.02%的土壤上。除用種子繁殖外,當年生枝條冬季枯死,翌年在根莖各節(jié)由地下芽發(fā)生數(shù)條新根,經(jīng)多年繁殖后,可大面積或連片叢生,自然更生能力強??喽棺又饕L于沙土上,根莖橫生,韌性大、莖木質化,為良好的沙生植物,苦豆子植物體內化學成分主要是蛋白,糖類、有機酸、色素及生物堿。據(jù)文獻報道,目前從苦豆子中已能提取分離出26種以上生物堿單體,全株味極苦。
藥用價值
苦豆子主要生物堿屬于喹里西啶生物堿,一般稱之為羽扇生物堿,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作用,民間用其根治療喉痛、咳嗽及濕疹等。經(jīng)現(xiàn)代藥理、藥效學方法研究證明,苦豆子生物堿具有:抗病毒、抗腫瘤、抗心律失常、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抗潰瘍、升高白細胞、平喘、清熱、止痛、殺蟲、鎮(zhèn)靜、鎮(zhèn)痛和多種保健功效?! ?/p>
資源分布
苦豆子集中生長于我國北部的荒漠區(qū),尤以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及內蒙古為多。在我區(qū)的鹽池、靈武、陶樂等沙漠和荒漠地區(qū)苦豆子生長茂盛,分布很廣。由于苦豆子為良好的抗風沙、耐鹽堿植物,在我區(qū)局部地區(qū)已引起了當?shù)剞r民對保護和種植苦豆子的積極性?!?/p>
【另】根據(jù)維吾爾藥志所述,其浸膏及生物堿的藥理作用包括:平喘、鎮(zhèn)咳、驅痰、抗菌、抗腫瘤等。同時有文獻報道從苦豆子中提取的苦參堿具有降低高血脂癥大鼠血清總甘油三酯(TG)的作用。但用苦豆子為原料制備苦豆子總皂苷并制成藥物用于治療高脂血癥至今未見報道?! ?/p>
相關專利
新疆理化所從苦豆子中提取降血脂有效成分方法及醫(yī)藥用途獲國家發(fā)明專利
由中科院新疆理化所完成的“從苦豆子中提取降血脂有效成分的方法及其醫(yī)藥用途”日前獲國家發(fā)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0410000821.1)
此發(fā)明涉及一種從苦豆子中提取降血脂有效成分的方法及其醫(yī)藥用途,通過實驗證明:將苦豆子種子或地上部位通過有機溶劑萃取得到正丁醇部位具有降低血清TC,TG的作用,同時具有降低MDA、升高SOD活性的作用。肝臟病理切片證明藥物還抑制和逆轉了脂肪肝的發(fā)展。說明該有效部位能有效治療外源性高脂血癥,并同時具有治療因高脂血癥引發(fā)的脂肪肝的作用。
|
關于“苦豆子”的留言: | ![]() |
給苦豆子條目的留言--124.118.99.64 2017年1月3日 (二) 14:38 (CST) 留言:苦豆子對膽囊炎也有療效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