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另类小说,无码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家一级黄片,双飞视频

蜀葵

跳轉(zhuǎn)到: 導(dǎo)航, 搜索

蜀葵
Shǔ Kuí
蜀葵
別名 棋盤花、麻桿花、一丈紅、蜀季花、斗篷花、餑餑花、光光花、熟季花、端午花
功效作用 根:清熱,解毒,排膿,利尿。用于腸炎,痢疾,尿道感染,小便赤痛,子宮頸炎,白帶。;子:利尿通淋。用于尿路結(jié)石,小便不利水腫。;花: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結(jié)。用于大小便不利,梅核氣,并解河豚毒。;花、葉:外用治癰腫瘡瘍,燒燙傷
英文名  
始載于  
毒性  
歸經(jīng)  
藥性
藥味

目錄

一.植物蜀葵

  

基本信息

名稱:

拉丁語學名:Althaea rosea

英名: Hollyhock

別名: 一丈紅、熟季花、戎葵、吳葵、衛(wèi)足葵、胡葵

科屬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錦葵目 Malvales

科: 錦葵科 Malvaceae

屬: 蜀葵屬 Althaea 

種: 蜀葵 A. rosea

產(chǎn)地: 原產(chǎn)中國,在中國分布很廣,華東、華中、華北、華南地區(qū)均有

山西省朔州市市花,當?shù)厝朔Q“大花”。

品種:主要是Althaea chinensis Wall., Althaea ficifolia Cav., Althaea rosea Cav  

形態(tài)特征

Bkn53.jpg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而高。葉互生,心臟形。花呈總狀花序頂生單瓣或生瓣,有紫、粉、紅、白等色?;ㄆ?月至8月。蒴果,種子扁圓,腎臟形。原產(chǎn)中國四川,現(xiàn)在中國分布很廣,華東、華中、華北均有。耐寒,喜陽,耐半陰,忌澇。蜀葵植株高可達2米至3米,莖直立挺拔,叢生,不分枝,全體被星狀毛和剛毛。葉片近圓心形或長圓形,長6厘米至18厘米,寬5厘米至20厘米,基生葉片較大,葉片粗糙,兩面均被星狀毛,葉柄長5厘米至15厘米。

花單生或近簇生于葉腋,有時成總狀花序排列,花徑6厘米至12厘米,花色艷麗,有粉紅、紅、紫、墨紫、白、黃、水紅、乳黃、復(fù)色等,單瓣或重瓣。果實為蒴果,種子扁圓形。蜀葵喜光,不耐陰,地下部耐寒,不擇土壤,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壤為好,花期5月至9月。根系發(fā)達,莖直立挺拔,下部木質(zhì)化,高可達3米,全株被毛。葉互生,葉片粗糙而皺,圓心臟形,3~7個淺裂,邊緣有不整齊的鈍齒,具長柄,一般長6~25厘米。托葉2~3枚,離生。

花單生于葉腋。小苞片6~9枚,闊披針形,基部聯(lián)合,附著于萼筒外。萼片5,卵狀披針形。花冠直徑6~13厘米,有紫、紫紅、粉紅、淡紅、紫黑、黃、白等色,還有邊緣不同色的復(fù)色種?;ò?枚或更多,倒卵形,邊緣波狀而皺或齒裂,單瓣、半重瓣至重瓣。雄蕊多數(shù),花藥聯(lián)合成筒狀并包圍花柱,花柱線形,突出于雄蕊之上。果實扁圓形,種子腎形背部邊緣豎起如雞冠狀,側(cè)面有斜紋,種子千粒重9.2克左右?! ?/p>

習性特征

蜀葵喜陽光充足,耐半陰,但忌澇。耐鹽堿能力強,在含鹽0.6%的土壤中仍能生長。耐寒冷,在華北地區(qū)可以安全露地越冬。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zhì)的沙質(zhì)土壤中生長良好?! ?/p>

用途作用

Bkn54.jpg

蜀葵花,也叫、麻稈花、熟季花、棋盤花。植株可達3米,故有一丈紅之名。它的花朵大,花期長。花有單瓣重瓣之分,顏色有紫、紅、白、黃等色。

蜀葵屬錦葵科,多年生大草本花卉。一年栽植可連年開花,是院落、路側(cè)、場地布置花境的好種源??山M成繁華似錦的綠籬、花墻,美化園林環(huán)境。

蜀葵的根、莖、葉、花、種子是藥材,清熱解毒,內(nèi)服治便秘、解河豚毒、利尿、治痢疾。外用治瘡瘍、燙傷等癥。它的花兒,是食品的著色劑。

蜀葵根含糖、醇類物質(zhì)?;êㄇ嗨?、紅色素、葡萄糖、蜀葵貳。種子含脂肪油,油中不飽和游離醉34.88%。莖稈可做編織纖維材料?! ?/p>

種植方法

1.蜀葵繁殖方法:

Bkn57.jpg

蜀葵通常采用播種繁殖,也可進行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扦插多用于優(yōu)良品種的繁殖。

春播、秋播均可。依蜀葵種子多少,可播于露地苗床,再育苗移栽,也可露地直播,不再移栽。南方常采用秋播,通常宜在9月份秋播于露地苗床,發(fā)芽整齊。而北方常以春播為主。蜀葵種子成熟后即可播種,正常情況下種子約7天就可以萌發(fā)。蜀葵種子的發(fā)芽力可保持4年,但播種苗2~3年后就出現(xiàn)生長衰退現(xiàn)象。露地直接播種,如果適當結(jié)合陰雨天移栽,既可間苗,又可一次種花多年受益。

蜀葵的分株在秋季進行,適時挖出多年生蜀葵的叢生根,用快刀切割成數(shù)小叢,使每小叢都有兩三個芽,然后分栽定植即可。春季分株稍加強水分管理。

扦插花后至冬季均可進行。取蜀葵老干基部萌發(fā)的側(cè)枝作為插穗,長約8cm,插干沙床或盆內(nèi)均可。插后用塑料薄膜覆蓋進行保濕,并置于遮蔭處直至生根。冬季前后應(yīng)在床底鋪設(shè)電加溫線,以增加地溫,可以加速新根的產(chǎn)生

2.蜀葵栽培管理:

Bkn58.jpg

蜀葵喜涼爽氣候,忌炎熱與霜凍,喜光,略耐陰;宜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蜀葵栽培管理較為簡易,幼苗長出2至3片真葉時,應(yīng)移植一次,加大株行距。移植后應(yīng)適時澆水,開花前結(jié)合中耕除草施追肥1至2次,追肥以磷、鉀肥為好。播種苗經(jīng)1次移栽后,可于11月定植。幼苗生長期,施2-3次液肥,以氮肥為主。同時經(jīng)常松土、除草,以利于植株生長健壯。當蜀葵葉腋形成花芽后,追施1次磷、鉀肥。為延長花期,應(yīng)保持充足的水分?;ê蠹皶r將地上部分剪掉,還可萌發(fā)新芽。盆栽時,應(yīng)在早春上盆,保留獨本開花。因蜀葵種子成熟后易散落,應(yīng)及時采收。栽植3-4年后,植株易衰老.因此應(yīng)及時更新。另外,蜀葵易雜交,為保持品種的純度,不同品種應(yīng)保持一定的距離間隔。蜀葵易受卷葉蟲、蚜蟲、紅蜘蛛等危害,老株及干旱天氣易生銹病,應(yīng)及時防治?! ?/p>

蜀葵-病蟲害防治

多年生老株蜀葵易發(fā)生蜀葵銹病,感病植株葉片變黃或枯死,葉背可見到棕褐色、粉末狀的孢子堆。春季或夏季在植株上噴施波爾多液或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可起到防治效果。發(fā)病初期可噴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每隔7至10天噴一次,連噴2至3次,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生長期間有紅蜘蛛為害,發(fā)生嚴重時,用1.8%阿維菌素乳油7000至90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或使用15%噠螨靈乳油2500至3000倍液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忌用敵敵畏殺滅螨類,敵敵畏對螨類有刺激增殖的作用。不要用菊脂類農(nóng)藥,它對螨類防治基本無效。

有時還有棉大卷葉螟危害蜀葵葉片,發(fā)生時可噴施含量為16000IU/毫克的Bt可濕性粉劑500至700倍液,或25%滅幼脲懸浮劑1500至2000倍液,或20%米滿懸浮劑1500至2000倍液等。  

二.中藥蜀葵

【別名】棋盤花、麻稈花、一丈紅、蜀季花、斗篷花、餑餑花、光光花、熟季花、端午花

【來源】錦葵科蜀葵屬植物蜀葵Althaea rosea (L.) Cavan.,以根、葉、花、種子入藥。春秋采根,曬干切片;夏季采花,陰干;花前采葉;秋季采種子,曬干。

性味歸經(jīng)】甘,涼。

【功能主治】

根:清熱,解毒,排膿,利尿。用于腸炎,痢疾,尿道感染,小便赤痛,子宮頸炎,白帶。

子:利尿通淋。用于尿路結(jié)石,小便不利水腫。

花: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結(jié)。用于大小便不利,梅核氣,并解河豚毒。

花、葉:外用治癰腫瘡瘍,燒燙傷。

【用法用量】根:3~6錢;子、花均為1~2錢;外用適量,鮮花、葉搗爛敷或煎水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釋名】戎葵、吳葵

【集解】 【集解】

【氣味】(苗)甘、微寒、無毒、滑。

(花)咸、寒、無毒。

(子)甘、冷、無毒。

【主治】 1 、小便淋痛。蜀葵根洗凈、銼細,加水煎開幾次,服之極效。2 、小便尿血用蜀葵莖研累,每服一匙,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一天服三次。

3 、腸胃生癰(即內(nèi)癰。敗血腥穢,臍腹冷痛)。用單葉紅蜀葵根、白芷各一兩,白枯礬、白芍藥各五錢,共研為末,加溶化了的黃蠟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此方名“懷忠丹” 。膿血排盡後,宜服“十宣散”補養(yǎng)身體。

4 、諸瘡腫痛。用蜀葵根去黑皮,搗爛,加水調(diào)稠貼患處。

5 、二便不通。用蜀葵花一兩,搗爛,加麝香半錢,水一大碗煎服。用根代花亦可。

6 、婦女帶下(臍腹冷痛,面色萎黃)。用蜀葵花一兩,陰干為末,每服一小匙,空心服,溫酒送下。治赤事宜和紅花,治白帶用白花。

7 、酒赤鼻。用蜀葵花研末,加豬油調(diào)勻,晚上敷涂,白天洗去。

8 、癰腫不穿頭。用蜀葵子為末,水調(diào)敷患處,即穿。

【修治】

【發(fā)明】

【正訛】黃蜀葵瑟蜀葵不同種,但氣味與功用則與蜀葵相同。 治淋疾,催生,醫(yī)惡瘡,消癰腫,涂湯火傷。  

參考

關(guān)于“蜀葵”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dǎo)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