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痧
A+醫(yī)學(xué)百科 >> 陰痧 |
陰痧,病證名。
①痧證而見腹痛手足冷者。《雜病源流犀燭.痧脹源流》:“陰痧,腹痛而手足冷者是也,宜用火粹,或因穢氣所觸而致?!币?a href="/w/%E8%97%BF%E9%A6%99" title="藿香">藿香湯。
②猝然而發(fā)的四種重危痧證。見《痧證指微.陰癥》。其一,頭面周身四肢俱冷,手足搖動,牙關(guān)咬緊,不言眼定,頭搖腳掉,手足面容變黑色。如六脈全無,元氣已脫,多不治。宜急刺人中穴,并舌尖、十手指尖、十腳趾尖及兩曲池穴,刺出微血。其二,猝然身熱暴躁,叫號不出,頭搖腳掉,牙關(guān)緊閉,不言,眼定,身強,六脈全無,初則面紅,漸漸紫暗,而變黑色者不治。宜先用麻油灌入,再以綠豆煮清汁一碗冷服。蘇后能言,再刮臂臑、曲池、肩井、風(fēng)府、膏肓、命門穴。其三先患傷寒未愈,又感痧邪,身手如冰,寒顫不語。脈息全無,面黑色,亦屬逆癥。所治刮刺同前,藥用砂仁、木香、檳榔、青皮、廣皮、燈心煎服。其四先患傷寒未愈,復(fù)感邪,腹痛泄瀉,初不發(fā)熱,漸漸發(fā)熱,熱極不語。刮針俱同前,仍服前藥如蘆粟梗五錢、石榴皮三錢、伏龍肝三錢、江魚背脊刺三錢炙,俱炙干研末蜜丸,每日空心服二錢。
③即冷痧。《痧癥度針》卷上:“陰痧,俗稱冷痧?!痹斠娎漯饤l。參見痧條。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陰痧”條目 http://m.yibo008.com/w/%E9%98%B4%E7%97%A7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陰痧”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