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毒湯
A+醫(yī)學(xué)百科 >> 化毒湯 |
目錄 |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化毒湯
【處方】 紫草 升麻 甘草 蟬蛻 地骨皮 黃芩(酒炒)木通各等分
【功效與作用】 清熱涼血。治痘疹已出,熱毒未解,痘疹紅紫,甚或黑陷。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普濟(jì)方》卷四○三引《劉氏家傳》:化毒湯
【別名】 紫茸散
【制法】 上銼。
【功效與作用】 小兒麻痘瘡欲出。
【摘錄】 《普濟(jì)方》卷四○三引《劉氏家傳》
《普濟(jì)方》卷四十一引《護(hù)命》:化毒湯
【處方】 杏仁、牡丹皮(去心)、黃芩、虎杖、麻黃(去根節(jié))、木香、芍藥、柴胡、升麻、紫菀、貝母(去心)、連翹、荊芥穗、羌活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效與作用】 化熱毒。主肝肺熱毒,蒸郁臟腑,因生積滯,其積者,如腐爛瘀血之類,熱毒熾盛,大腸干涸;又因色傷,小腸虛冷,水道乘虛,只行于小腸,故小便常數(shù),而疼痛不可勝忍。
【用法用量】 服此湯后,非時(shí)以蔥湯洗谷道,并納藥于谷道中,令上下相感,引水道下入大腑,即自然小便不數(shù),疼痛自止也。緣此病大腸熱竭津液,小腸虛損,下熱藥,通小腸,則大腸愈涸,而病愈增;下冷藥,通大腑,則小腸愈數(shù),而病不減。當(dāng)此之際,醫(yī)之莫不為難也。嘗以此方治之得驗(yàn)。
【摘錄】 《普濟(jì)方》卷四十一引《護(hù)命》
《圣濟(jì)總錄》卷二十八:化毒湯
【處方】 甘草(微炙)1兩,黃連(去須,微炒)1分。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傷寒發(fā)斑,痘瘡欲出。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二十八
《玉案》卷六:化毒湯
【處方】 川黃連2錢,木瓜2錢,金銀花2錢,苡仁米2錢,肥皂子7個(gè),皂莢子7個(gè),土茯苓半斤,豬胰子1個(gè)。
【功效與作用】 一切廣瘡。
【摘錄】 《玉案》卷六
《活幼心書》卷下:化毒湯
【處方】 桔梗(銼,炒)半兩,薄荷葉2錢半,荊芥穗2錢半,甘草2錢半,山豆根(取凈皮)1錢半,牙消2錢,硼砂2錢,樸消2錢,雄黃2錢,朱砂2錢。
【制法】 上前5味焙,為末;后5味入乳缽細(xì)杵,同前藥末一處再杵勻。
【用法用量】 每用1字至半錢,干點(diǎn)舌上化下,或以溫湯濃調(diào),少與含咽亦可。
【摘錄】 《活幼心書》卷下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化毒湯
【處方】 肉桂5分,白芍藥1錢,甘草1錢,青皮7分,木香7分,枳殼7分,山楂肉5分,連翹5分。
【制法】 上銼細(xì)。
【功效與作用】 痘未出腹痛者。
【用法用量】 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片玉痘疹》卷六:化毒湯
【功效與作用】 痘疹腹痛,飲食如常。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片玉痘疹》卷六
《幼科證治大全》引《保赤》:化毒湯
【處方】 當(dāng)歸、川芎、赤芍、生地、防風(fēng)、葛根、菊花、天花粉、蟬蛻、谷精草各等分。
【功效與作用】 痘后余毒,生翳。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幼科證治大全》引《保赤》
《玉案》卷六:化毒湯
【處方】 桂枝8分,麻黃8分,赤芍8分,防風(fēng)8分,荊芥5分,羌活5分,桔梗5分,人參5分,川芎5分,牛蒡子1錢,生姜3片。
【功效與作用】 痧癥初起,冬月寒冷。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玉案》卷六
《誠(chéng)書》卷十五:化毒湯
【處方】 黃連、生地、紅花、甘草、赤芍、荊芥、金銀花、黏子。
【功效與作用】 火灼暨赤丹。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誠(chéng)書》卷十五
《活人書》卷二十一:化毒湯
【處方】 紫草(嫩者)半兩,升麻半兩,甘草(炙)半兩。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小兒瘡痘已出末出。
【用法用量】 四妙湯(《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九)、化斑湯(《儒門事親》卷十二)、化毒散(《壽世保元》卷八)。
【摘錄】 《活人書》卷二十一
《痘疹會(huì)通》卷四:化毒湯
【處方】 川連、黃芩、生地、防風(fēng)、荊芥、連翹、梔子(炒)、赤芍。
【摘錄】 《痘疹會(huì)通》卷四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fēng)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dǎo)劑、驅(qū)蟲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fēng)劑、開竅劑、補(bǔ)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diǎn)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 A: 安宮牛黃丸 阿魏化痞膏 安神丸 安腎丸 艾湯 安神定志丸 艾醋湯 艾附暖宮丸 安神補(bǔ)心丸 阿魏丸 安神膏 艾葉粥 安沖湯
- B: 補(bǔ)中益氣湯 白芥子 白湯 白虎湯 八珍湯 白蘞 八味丸 冰硼散 保和丸 白藥 薄荷湯 八仙過海 補(bǔ)陽還五湯 八正散
- C: 赤水玄珠 承氣湯 柴胡疏肝散 穿心蓮片 沉香化滯丸 刺五加浸膏 柴胡桂枝湯 柴胡湯 銼散 柴胡桂枝干姜湯 除濕湯
- D: 膽南星 導(dǎo)赤散 顛茄流浸膏 大承氣湯 獨(dú)參湯 大補(bǔ)陰丸 當(dāng)歸補(bǔ)血湯 大柴胡湯 點(diǎn)藥 導(dǎo)痰湯 點(diǎn)眼藥 地黃丸 當(dāng)歸散
- E: 二陳湯 二妙散 二仙湯 二至丸 二妙丸 鵝膏 耳聾左慈丸 二陳湯加味 二陳丸 鵝黃散 阿膠散 二十五味珍珠丸 阿膠湯
- F: 防風(fēng)通圣散 復(fù)方丹參片 附子理中湯 痱子粉 復(fù)元活血湯 防己黃芪湯 發(fā)表散 肥兒丸 復(fù)方丹參滴丸 附子理中丸 附子湯
- G: 感冒退熱顆粒 桂枝湯 歸脾湯 龜齡集 歸脾丸 甘草湯 感冒清熱顆粒 公丁香 甘草流浸膏 葛根湯 桂枝茯苓丸 甘草水
- H: 活血散 滑石粉 黃連解毒湯 黃連膏 黃芩湯 藿香正氣散 化癥回生片 黃湯 黃連阿膠湯 紅粉 胡麻油 海金砂 黑膏藥
- J: 解毒劑 金不換 解毒散 金丹 解散 雞蛋黃 金黃散 粳米粥 接骨丹 加味逍遙散 荊防敗毒散 解毒湯 金鈴子散 桔梗湯
- K: 苦參湯 控涎丹 坎離砂 開郁散 開胃散 苦參丸 苦參煎 枯痔液 苦酒湯 咳血方 枯痔散 抗癌湯 開郁種玉湯 開關(guān)散
- L: 六味地黃丸 龍膽瀉肝湯 理中湯 六神丸 六君子湯 鹿角霜 綠豆湯 涼膈散 爐甘石洗劑 雷丸 六一散 龍膽瀉肝湯加減
- M: 麻黃湯 麥門冬湯 麥味地黃丸 明目地黃丸 牡蠣散 妙香散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梅花點(diǎn)舌丹 麻仁潤(rùn)腸丸 礞石滾痰丸
- N: 牛黃解毒丸 牛黃清心丸 牛黃散 牛黃上清丸 暖肝煎 牛黃丸 腦立清丸 內(nèi)疏黃連湯 女金丹 牛黃降壓丸 牛黃鎮(zhèn)驚丸
- O: 藕羹 藕汁膏 藕汁飲 嘔吐散
- P: 平胃散 枇杷清肺飲 枇杷膏 排石湯 枇杷葉膏 蒲黃散 排氣飲 蒲公英粥 蒲灰散 枇杷葉露 排膿散 排石顆粒 平補(bǔ)鎮(zhèn)心丹
- Q: 清胃散 千柏鼻炎片 清營(yíng)湯 杞菊地黃丸 七厘散 清瘟敗毒飲 青黛散 清暑益氣湯 清燥救肺湯 羌活勝濕湯 七制香附丸
- R: 如意金黃散 人參湯 人參養(yǎng)榮湯 潤(rùn)腸丸 肉桂粉 人參固本丸 人參健脾丸 潤(rùn)肌膏 人參養(yǎng)榮丸 人參敗毒散 人參酒 人參粥
- S: 四物湯 四君子湯 生脈散 四逆湯 參蘇丸 十全大補(bǔ)湯 蘇合香丸 腎氣丸 參附湯 疏風(fēng)散 參苓白術(shù)散 生肌散 參靈丸
- T: 天王補(bǔ)心丹 桃仁承氣湯 痛瀉要方 調(diào)胃承氣湯 滌痰湯 托里消毒散 通竅活血湯 通脈四逆湯 天麻丸 通宣理肺丸 透膿散
- W: 威靈仙 五苓散 五味消毒飲 溫膽湯 烏梅丸 烏雞白鳳丸 五積散 胃苓湯 吳茱萸湯 烏雞湯 溫經(jīng)湯 烏梅湯
- X: 消腫散 小柴胡湯 犀角地黃湯 逍遙散 消風(fēng)散 瀉白散 瀉心湯 血府逐瘀湯 小青龍湯 錫類散 西瓜霜 小承氣湯 小米粥
- Y: 鹽湯 銀翹散 玉屏風(fēng)散 右歸丸 茵陳蒿湯 一貫煎 養(yǎng)陰清肺湯 異功散 越鞠丸 益元散 玉女煎 藥線 陽和湯 羊肉湯
- Z: 止痛藥 知柏地黃丸 知柏地黃湯 左歸丸 真武湯 至寶丹 棗湯 竹葉石膏湯 朱砂安神丸 左金丸 左歸飲 炙甘草湯 增液湯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guān)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guān)電子書
關(guān)于“化毒湯”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